科技系列动态(2024年第十期)
研究进展
(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
1.沈阳药科大学在双金属纳米点-病毒嵌合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Cell旗下子刊CellReportsPhysicalScience(IF=7.9)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科孙进/孙孟驰课题组在双金属纳米点-病毒嵌合体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Bimetallicnanodot-adenoviruschimeraforcancertheranosticsviacooperativityofautophagyandferroptosis”。
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VirusTherapy)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利用溶瘤病毒选择性增殖来破坏肿瘤组织,同时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害。然而,单一的溶瘤病毒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欠佳,主要是因为溶瘤病毒易被免疫系统迅速清除,导致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效率不高。此外,溶瘤病毒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自我繁殖能力有限,影响了其有效消灭肿瘤组织的能力。
课题组通过白蛋白与Gd/Fe离子共同构成双金属纳米点(Gd/Fe-NDs),并利用交联剂将其连接到溶瘤腺病毒表面,成功构建了一种双金属纳米点-腺病毒嵌合体(Ads@Gd/Fe-NDs)。这种嵌合体能够保护病毒不被免疫系统清除,使其在肿瘤中大量积聚。同时,嵌合体释放的Fe3+离子会诱导癌细胞内发生铁死亡,进而产生活性氧并激活细胞自噬。过度地自噬体富集提高了腺病毒在肿瘤细胞中的复制效率,引发并放大了自噬依赖性铁死亡。此外,Ads@Gd/Fe-NDs中存在的Gd3+离子用于临床前荷瘤小鼠模型的肿瘤MRI成像,实现可视化监测。该双金属纳米点-病毒嵌合体为癌症治疗和诊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转化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沈阳药科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旭为论文第一作者,无涯创新学院孙进教授和药学院孙孟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何仲贵教授的指导,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0909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2111、82073777、8180344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BS-157)、辽宁省振兴人才计划(XLYC22202019)和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JH2/101300097)的支持。
2.中国药科大学蔡挺教授团队在AdvancedMaterial发表长余辉辅料在片剂质量控制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蔡挺教授团队在权威期刊AdvancedMaterials(IF:27.4)在线发表了长余辉辅料用于片剂质量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EdibleUltralongOrganicPhosphorescentExcipientforAfterglowVisualizingtheQualityofTablets”。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彭亚运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药科大学蔡挺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安众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稳定性一直是药品的一个关键质量属性。在药品制造过程中,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AnalyticalTechnology,PAT)是保证药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能够大幅提高药品的生产效率和改善药品的质量。研究团队通过对药物制剂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纤维素类辅料的构效关系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首次报道了羧甲基纤维素钠(SCC)具备有机超长磷光特性以及激发波长、压力和水分等多重刺激响应特性。基于SCC的超长磷光特性开发的新型余辉成像过程分析技术,能够以极好的对比度(信背比高达120)实现片剂硬度的无损检测,同时对湿度的响应灵敏度比传统荧光模态高5.0倍以上。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该技术对片剂中湿敏性药物在高湿度下转化为水合物导致溶出度降低的成功预警。此外,研究团队还将这一可食用、安全性好的药用辅料SCC单独设计成一个“on-dose”制剂标签,使其直接放置于任意类型的片剂表面,患者可通过肉眼可见的磷光强弱来判断每一个药片的品质。这项工作不仅加深了对辅料的结构与性质、功能的认识,而且还展示了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和改善患者安全用药方面的潜在应用,也为智能制造技术在药品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项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卓博计划等基金的资助。
3.沈阳药科大学在智能手机辅助水凝胶试剂盒分析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IF:10.7)在线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侯晓虹教授课题组在智能手机辅助水凝胶试剂盒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AportablehydrogelkitbasedonAu@GM88A/Icombinedwithmobilephoneforpolychromaticsemi-quantitativeandquantitativesensinganalysis”。
生物标志物检测在预防、诊断和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比色传感。然而,目前应用的比色传感器更多的是要依赖于大型仪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因此,基于溶液、纸张和水凝胶等载体的比色试剂盒应运而生。
亲水性、多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提供了相对惰性的环境,有助于储存比色测定物和过氧化物酶。此外,水凝胶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状,从而创造出个性化的生物传感器,这是用溶液或纸张无法实现的。然而,目前集成比色水凝胶传感平台以单色为主,难以用肉眼灵敏地分辨单色变化,限制了半定量分析。同时,由常用水凝胶制成的比色试剂盒还存在诸如响应时间长或颜色不均匀等缺点。
该研究将级联酶反应(MIL-88A(Fe)、氧化酶和金纳米棒)整合到明胶凝胶中。将实际样品和碘离子加入到试剂盒中,即可实现目视检测。与单色比色传感器不同,凝胶试剂盒中引入了具有明显多色读数的比色卡,用于人眼更敏感的半定量。同时,该研究将明胶与常用的琼脂糖和海藻酸钠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明胶水凝胶的热响应性溶胶-凝胶过渡特性。为了进一步准确定量分析,多色信号通过智能手机拍照技术转化为定量指标。此外,该研究还首次建立了目标浓度与色相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这种简单的试剂盒可能为生物催化和临床诊断领域提供一种新途径。
沈阳药科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彭嘉宜为论文第一作者,制药工程学院侯晓虹教授为通讯作者,沈阳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898)支持。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二批“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备受重视。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第二批共计28项“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翟华强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全流程数据融合加速中药调剂传承创新》成功入选,这是目前中医药领域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中药调剂是最基础的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随着中药调剂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进步与发展,与之而来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大量数据的涌现。但这些数据散在不同技术步骤中,存在操作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且医院药房主任药师没有很好地传承闸柜的职能,传统中药调剂优秀经验要素随着人才的断档,可能面临着失传的问题,这些均制约着中药调剂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翟华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对上衔接中药设备企业生产需求、对下服务医疗机构临床需求,开展中药调剂大尺度、细粒化、系统论研究,对调剂全流程数据融合建设的创新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推动中药调剂医疗健康服务向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一是挖掘中药调剂关键知识数据,构建中药调剂关键技术核心数据体系。传承国医大师金世元宝贵学术经验,凝练“九项全活”核心技艺,将传统中药调剂中的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等经验,提取为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临床煎煮、调剂供应、性状辨别、临床炮制、采购管理和贮存养护等9项技术数据体系,并配套构建知识库与知识图谱,强化中药调剂全流程数据要素标准化建设,主研中药调剂领域相关标准35项(其中国际标准5项),同时配套形成数据元标准目录,支撑中药调剂数智化应用。
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数据共享安全与合规监管。构建智能代配、代煎大数据要素融合服务平台,中药煎药中心通过与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厂、配送公司等各方的合作与数据授权,融合中药饮片厂的中药生产信息、医疗机构的处方信息、煎药中心的煎煮灌装信息、配送公司的配送信息等,利用区块链技术将数据同步存储到区块链节点中,在代煎各环节进行数据来源验证,将传统人工调剂模式升级为“全流程数据追溯+人工+智能自动化”的新调剂模式,推动实现处方精准调配、中药安全代煎,应用覆盖浙江、广东、上海、重庆、山东、湖北、江苏、广西、重庆、福建等21个省市,120家中药煎药中心和3500家医疗机构。
三是融合多元数据分析,开展个性化药嘱服务。基于《伤寒论》药嘱内涵解析,依托中药饮片标准库、中医经方库,结合调剂数据和患者用药情况等信息分析,实现个性化定制并生成中药饮片药嘱单,形成处方前置审核-饮片调剂复核-药嘱指导服务的标准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正确煎药和服药的用药指导,实现“一人一方一指导”的个性化药嘱服务。自2017年以来,已在北京、天津、宁夏三地投入线下使用,累计服务患者逾105.47万次,用药指导正确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1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中药调剂关键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工作。未来将搭上“数据要素X”效应的东风,不断提升调剂信息化水平、促进调剂行业科学监管,推动中药调剂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转化,助力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5.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邓大伟课题组在ACSNano上发表共组装二元多酚天然产物作用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论文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邓大伟课题组在工科顶尖期刊ACSNano(IF:15.8)发表最新研究论文:Co-AssembledBinaryPolyphenolNaturalProduct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Radiation-InducedSkinInjury(已被遴选为封面论文)。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胡彦玮和博士研究生苗宇航为论文第一作者,邓大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有效方法之一,但常伴随放射性皮肤损伤(RISI)。过度产生的活性氧(ROS)和随后的炎症反应是RISI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会导致皮肤损伤并影响放疗效果。本研究受共组装二元多酚天然产物的启发,开发了一种双功能级联微针系统,用于RISI预防和治疗。具体而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姜黄素(CUR)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共组装成纳米粒子(CEPG),然后与过氧化氢酶(CAT)相结合,形成级联系统,借助微针递送达到最大治疗功效(CEPG纳米粒子能够响应ROS并解离为EGCG和CUR;EGCG和CAT级联将超氧阴离子最终转化为水;CUR抑制炎症通路)。
此外,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10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08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药科大学双一流建设等项目资助。
(二)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
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离子治疗系统”产品注册。
本次批准的产品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开医院投入临床应用,与已批准产品相比,治疗室均为调制扫描模式,治疗效率及治疗精度进一步提高,部分治疗室配置滑轨CT图像引导系统,图像质量、定位精度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治疗需要。
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改革,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使用高端医疗器械需求。此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已经用于超过1500余名患者,成效良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